当前位置 :  首页 人才培养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船舶与海洋工程(081901H)

本专业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以OBE理念为导向,培养能够适应国家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南海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民族精神、良好工程职业道德与较强社会责任感:熟练掌提俄语。了解中俄两国国情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紧跟行业技术前沿,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修理、检验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和教学设施

俄方教师均具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中方专业教师团队依托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6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名教师具有海外名校留学经历。

专业依托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船舶智能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工及装备技术联合工程中心建有船舶测试技术实验室、船舶数字化设计及虚拟仿真实验室、船舶工艺实验察、船舶性能实验室、海洋机器人实验室等实验室;拥有动/静态测试系统、超声波探伤仪,各类水下机器人等价值3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可满足课程教学实验和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要求。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和江门市南洋船粕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建设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满足创新实践能力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

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阻力与推进、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备与系统、船舶电气、造船生产设计、船舶振动与噪声、船舶操纵与耐波性等。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检验、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国内外与船舶修造、海洋油气开发、海上交通运输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


电子与信息洋工程(080701H)

本专业适应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理论基础、宽技能口径、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高”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产品研发、检测、生产以及工程设计、工程实施与优化、项目管理等工作;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熟练掌握俄语,了解俄罗斯国情,具有良好国际视野与海洋特色的“新工科”电子信息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师资和教学设施

师资团队共有35人,其中包括中方26人,俄方9人,54%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77%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俄方教师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和博士学位。

专业教学、科研设施完备。与360数字安全集团、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知名企事业单位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形成科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院建有中俄海洋信息与遥感技术研究中心、中俄水下机器人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实验室,配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EDA设计等一系列先进教学仪器设备。

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网络与通信、计算机和外围设备、数理逻辑与算法理论、C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信息论与编码、海洋前沿技术与物联网。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国内外从事与电子信息领域的产品研发、检测、生产以及工程设计、工程实施与优化、项目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电子信息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



  •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广东海洋大学兴教楼
  • 邮编:524088